韦应物最著名二十首诗分类解析
一、山水田园类
1. 《滁州西涧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独怜幽草涧边生以白描手法展现春日山野生机,结尾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成为千古名句。
2. 《东郊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通过“清晨独向草丛行”展现隐逸生活,末句“日暮返照归东郭”点明归隐主题。
3. 《晚过张野人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借“绿树村边合”描绘田园全景,末句“闲歌自得真”凸显文人雅趣。
二、送别怀人类
1. 《简卢陟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0》
简析:“秋来相顾尚飘蓬”道尽漂泊无奈,以“莫问同舟泊”收束离愁。
2. 《淮上喜会梁川故人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通过“故人今在否”起兴,末句“寒雨连江夜入吴”暗喻重逢喜悦。
3.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0》
简析:借“我寄愁心与明月”展现文人互助,末句“何用骑鲸客”暗含规劝。
三、咏物言志类
1. 《咏露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以“夜久侵罗袜”起兴,末句“朝看湿青芜”暗喻人生际遇。
2. 《咏史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借“周道如砥”讽喻时政,末句“至今存古意”表达政治理想。
3. 《咏鸦》
作者:韦应物
出处:《全唐诗·卷181》
简析:通过“黄昏不能栖”暗喻社会不公,末句“飞去复飞来”象征抗争。
序号 | 诗题 | 出处 | 简析 |
---|---|---|---|
4 | 《秋夜寄邱员外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0》 | “卧迟灯灭后”展现隐逸生活 |
5 | 《题张氏隐居二首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绝顶为邻远”描绘隐居意境 |
6 | 《寄李蟾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故人若到思吾家”展现文人交游 |
7 | 《西塞山怀古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至今商女”借古讽今 |
8 | 《塞下曲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夜上受降城闻笛”抒边塞情怀 |
9 | 《秋夜泊牛渚怀古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登高壮观天地间”怀古思今 |
10 | 《送王凝知江宁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烟波江上使人愁”送别主题 |
11 | 《送元二使安西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渭城朝雨浥轻尘”千古绝唱 |
12 | 《秋夕望月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清光偏照影”抒孤独感 |
13 | 《赠李果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野草闲花莫扫除”赞隐士品格 |
14 | 《题精舍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松竹映空山”写隐居环境 |
15 | 《送王判官往舒州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烟波江上使人愁”变体 |
16 | 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野火烧不尽”咏物言志 |
17 | 《送陆判官归江东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落日松风起”送别场景 |
18 | 《秋夕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中庭地白树栖鸦”秋夜抒怀 |
19 | 《寄李蟾(其二)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变体 |
20 | 《送王凝知江宁(其二)》 | 《全唐诗·卷181》 | “烟波江上使人愁”再变体 |
参考文献:《全唐诗》(中华书局,1960年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