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网掩码基础解析
1. 基本概念
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,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,常见格式为点分十进制(如255.255.255.0)
2. 计算方法
2.1 二进制匹配
- 网络位:与IP地址对应位全为1
- 主机位:与IP地址对应位全为0
2.2 示例分析
IP地址 | 子网掩码 | 网络地址 | 可用主机 |
192.168.1.10 | 255.255.255.0 | 192.168.1.0 | 10-254 |
10.0.0.5 | 255.255.240.0 | 10.0.0.0 | 4-254 |
3. 地址分类
- A类地址:网络位8位,典型掩码255.0.0.0
- B类地址:网络位16位,典型掩码255.255.0.0
- C类地址:网络位24位,典型掩码255.255.255.0
4. 超网与子网划分
4.1 超网特点
4.2 子网划分对比
传统网络 | 子网划分 | 地址数量 |
192.168.1.0/24 | 192.168.1.0/26 | 64台主机 |
10.0.0.0/8 | 10.0.0.0/16 | 16384台主机 |
5. 常见问题
- 子网掩码与默认掩码相同:表示未划分子网
- CIDR表示法:如/24等同于255.255.255.0
- 超网掩码长度应大于原网络掩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