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光卜萝的实验原理与制作指南
一、实验背景
发光卜萝(Luminescent Broccoli)是一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的荧光蔬菜,其原理基于荧光蛋白基因导入与表达调控。
二、实验原理
1. 荧光蛋白基因作用机制
- 绿色荧光蛋白(GFP):由水母基因改造而来,可在蓝光激发下发出548nm绿色荧光
- 红荧光蛋白(RFP):由平菇基因改造,激发波长为563nm
2. 发光强度影响因素
变量 | 最佳条件 | 强度范围 |
光照周期 | 14小时光照/10小时黑暗 | 荧光强度提升40% |
培养温度 | 22±2℃ | 与25℃相比减少15%亮度 |
三、实验材料
- 主要试剂:pGlo-GFP质粒、农杆菌EHA105、MS培养基
- 仪器设备:恒温水浴锅、荧光显微镜(40×物镜)
- 文献参考:《化学实验基础》(王某某,2021)
四、实验步骤
- 步骤一:植物组织培养:将菜心茎段浸泡于50mg/L AgNO3溶液15分钟
- 步骤二:基因导入:农杆菌介导转化,共培养3天后转移至MS+50mg/L Kan培养基
- 步骤三:荧光检测:培养14天后用UV灯(365nm)激发观察
五、注意事项
- 避免使用含苯酚的培养基(见《材料科学导论》P78)
- 实验区域需配备紫外线防护设备
- 废弃物按生物危害废物处理